技巧训练--要还是不要
Hao Huang 斯克里普斯学院(Scripps College)教授、钢琴艺术家
O.o译自The Piano Education Page(http://pianoeducation.org)
本专栏的一些相关人士问我钢琴技巧训练是否有用以及应该怎样做,我想这就相当于用药,不能过量使用。再没有比花费几个钟头盲目地重复一些指法训练更无聊的事情了,这并不能对你成为一位钢琴家或者是音乐家有什么帮助。长期以来,有些老师们把那些技巧训练当做是掌握钢琴技法的捷径。从一本练习册里布置几页作业要比就乐曲中某些棘手的乐句进行乐理分析和解构容易得多,老师们千万不要把技巧训练当做是万能的。
Dorothy Delay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反对技巧训练的老师,认为做这种事情得不偿失。当然,不加选择地训练,强行反复地练习一些高难度的作品只会毁了一个钢琴家。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说成是否要有技巧训练,最多说成是怎样从生理的角度思考钢琴技巧。为了避免因重复性运动导致的伤害,有条基本的原则应该牢记在心:一旦你感到不适,表明方法不对。这时你就需要尝试另一种方法来避免紧张与痛苦,千万不要拼命忍受,盲目地认为痛苦总会过去的。不加思索的练习等于自残。
不妨试试不用键盘的练习。一旦坐在钢琴边上,我们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一些坏毛病就会出现。要坚持这样的观点:钢琴家也是运动员--虽然只需要较少的肌肉组织,但却需要协调好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组合。在练习之前最需要伸直的两个地方是颈部与肩部,这也是通常人体承受压力比较大的地方。开始时转转脖子,或把脑袋侧向一边碰到肩部为止。一定要慢----慢地伸展--动作太快会扭了你的脖子。此外,肩部前后转动能够放松关节。我发现对我来自己最有效的是高级游泳运动员所使用的摆臂动作,以肩关节为中心摆动手臂和胳膊,来放松肌肉。伸直胳膊由上至外地转动也非常有效。许多人背部有轻微的不适,这是由坐姿引起的,可以向医生资询一些适合你身体状况的背部练习,比较好的方法有伸直双腿同时慢慢弯曲背部。适当地调整身体一些较大的肌肉组织可以避免随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在该考虑小一点的肌肉组织了。不同钢琴家对手部的练习有着不同的方法,但我得提醒大家不要那么依赖于手部训练,因为事实上,钢琴家们对增加掌力并没有太大兴趣。为了能在钢琴上活动自如,我们的手指要做到敏捷而柔韧,收放自如。事实上,钢琴家使用握力器就相当于舞蹈家练负重,用太大的力只能破坏柔韧性,而不会对此有什么帮助。手部和腕部的伸展练习也许会有一些帮助,但请不要忽视从解剖学上来考虑钢琴的演奏,我们大部分的手指力量来自于前臂,既然最好的钢琴技巧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我们就得避免关节的拉伸,过分地弯曲腕部或手指会起副作用,甚至导致永久性损伤。记住,对每个人都适用的技巧就是那种最舒适的技巧,这才会有充分的音乐表现力。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所谓“热身性”的技术练习。音阶和琶音可以说是钢琴演奏的脊梁?这一直为从Rudolph Serkin到Yefim Bronfman的钢琴家们所采用。它们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在钢琴作品中随处可见,慢速而系统进行这种指法练习,并注意击键的精准和时刻保持放松,这是最基本的。一旦能够达到放松的状态就可以适量地提速,对速度没有人为的限制?因人而异罢了。事实上,快速演奏时涉及的身体运动与在慢速时是或多或少有区别的,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然而,放松都是一样的,快速时绝不能因此产生任何紧张的因素。否则说明手指之间还不够独立,或者手腕被锁死了,也不利于手指的独立。哈农,施密特或者车尔尼等对于初学者非常有用,对于长期的音阶和琶音的练习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变通手段。然而,光靠这些练习是远不够的。建议老师和学生们选择一些与将要演奏的曲目相关的针对性练习,有的钢琴家发现Philip和Pischna的曲子也很有用。所以重要是不能执迷于技术训练?它们只是一些通向目标的手段,最多,对考虑技术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而已。
对我而言,最令人感兴趣的练习曲是那些伟大的钢琴家或者作曲家创作的曲子。科尔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练习曲,尤其是训练3指和4指灵活性的。勃拉姆斯写过一些有利于手指伸展的练习曲,非常适合于那些手不大,想要充分伸展手指以应付他那些大跨度和弦的人。李斯特也创作过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练习曲,适合于那些想要达到他作品的速度和力量要求的学生。我曾经让我的年轻学生们练习《斯卡拉蒂奏鸣曲集》来提高手指的速度和灵活性。在这个专栏的下一个题目,我将把重点放在练习曲上,欢迎钢琴家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建议。我知道有些钢琴家在练习过后不得不把手臂放在冰水中浸泡,这又何必呢?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准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有哪首曲子需要用痛苦才能换来?
有关技巧的至理名言,据我所知不是由一个钢琴家而是由一个伟大的匈牙利小提琴家提出的,他说:“不要把技巧与技法混淆,技法产生一堆音符,而技巧则产生出音乐。”练习时请把这名话牢记在心,这与我们作曲无关。
(译者注: 原文:http://pianoeducation.org/pnotmi2.html
原文作者E-mail : hahuang@ScrippsCol.edu ,注意是hahuang而不是haohuang,网页上给出的的确是这个地址8)
-----------------------------
非常感谢!!!
-----------------------------
支持啊!真的不错
-----------------------------
谢谢楼主。“不要把技巧与技法混淆,技法产生一堆音符,而技巧则产生出音乐。”说得太好了!
-----------------------------
说得不错,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