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钢琴界,评价一位钢琴家是否优秀,并非依据国际钢琴大赛的名次,而是与国际顶级乐团、导演合作的频率,举办音乐会的频率……当然,还有合作者与媒体、乐迷对钢琴家表演水准的评价。可喜的是,在这些标准上,郎朗的表现全部称得上优秀。放眼当今世界钢琴界,在年轻钢琴家中,郎朗无疑是佼佼者。郎朗的音乐才华与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体,是时代变迁中古典音乐的一种全新定义。
郎朗的演奏特点 音色细腻,“琴风”粗犷
作为一名在世界钢琴界享有盛誉的钢琴家,郎朗的演奏风格也让人津津乐道。演绎曲目的超强节奏感和充满动感的琴风,在普遍求稳、求雅的钢琴界显得独树一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郎朗的演奏风格却十分细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郎朗的演奏特点,那就是“粗中有细”。
分析郎朗的演奏,不难发现,他在和声与伴奏上的处理极其细腻。在无明显感情变化时,伴奏就如同一幅画里的背景一样,既不使主角显得孤单,也从不喧宾夺主;可当变化发生时,它又能帮助旋律带动听众,使听众明显地感觉到情绪的变化。此外,郎朗非常兼顾音乐的横向与纵向结构,演奏并不只是局限在曲目的主线,更对曲目中的休止、停顿的表现非常重视,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在演奏慢板时也使得乐句的划分更加明显,听起来让人倍感舒服。郎朗对音色的控制也是亮点之一,哪怕在极高的音区,琴音也没有显得轻、薄,声音的内核依然在;在低音区时,声音更是饱满洪亮,气势磅礴。
许多首次倾听郎朗现场演奏的乐迷都会十分惊讶,一位诠释音色如此细腻的钢琴家,表演风格竟是如此地激情四溢、挥洒自如!“粗犷”的表演风格是郎朗为世界乐迷所喜欢的重要原因。在钢琴被称作“高雅艺术”的现今,古典钢琴家的表演风格一直偏重求稳,钢琴家过于强调弹奏的质量本身,强调对乐迷耳朵的俘虏,而对于艺术表现力却重视不够。实际上,作为现场演出的一种形式,钢琴演奏同样有吸引乐迷眼球的资本。郎朗“粗犷”的表演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演奏本身上,郎朗在弹奏时非常重视效果的运用,在制造效果、变换音色方面非常积极;在表演风格上,郎朗表情陶醉,肢体语言极其丰富。客观地说,郎朗演奏中与听众所产生的共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肢体语言创造出来的。
国内外对郎朗的评价 他的钢琴演奏“天人合一”
艾森巴赫(世界著名指挥家):郎朗的音乐充满了光影和色彩!
格拉夫曼(年过八旬的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的超常天赋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天生的。
哈兹(卡内基音乐厅厅长):2006年6月郎朗的演奏,是音乐厅有史以来最令人激赏、最精彩纷呈的音乐会。
音乐大师伯恩斯坦的女儿:这是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美的乐章,有如天使般的传达。如果我们的父亲还活着,能够听到郎朗的弹奏,一定会为他而欣喜的。如果他们能够合作,世界将更加美好。
殷承宗(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的《黄河》极佳,钢琴声部饱满清晰如珠玑,管弦音响均衡,丝毫不喧宾夺主,技巧也非常出色。
傅聪(中国著名音乐家):郎朗很好!我在英国看过他的演出,跟其他钢琴家都不一样!他蛮有气质的,有一股子“天人合一”的味道。现在技术好的人太多了,可真正的“音乐”就很少能够听到了!我之所以最欣赏郎朗,是因为他的演奏里面有音乐,他的音乐丰满得不得了!他是百年才出一个的钢琴天才。
李云迪(中国青年钢琴家):我跟郎朗也许就跟宝马、奔驰车一样,各有各的特点,而且都是有特点、有实力,但是没办法进行比较。
名人评价——
老布什(美国前总统):郎朗,我为你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骄傲,也为中国这么快地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感到高兴,你的成功就是中国成功的缩影!
希尔(德国前总统):你的音乐使我觉得生命都延长了。希望你经常能来德国演奏。
媒体评价——
2004年柏林爱乐大厅独奏会上,郎朗首演拉赫马尼诺夫第二奏鸣曲,德国第一大报《镜报》称:“郎朗是21世纪的霍洛维兹,而听郎朗弹拉赫马尼诺夫,又使我们忘记了霍洛维兹”。
2004年6月,郎朗到以色列与祖宾·梅塔及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以色列最重要的报纸评论:“郎朗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超过了鲁宾斯坦”。
2006年6月,郎朗在卡内基音乐大厅举办独奏音乐会。《纽约时报》将其称之为“中国超级明星郎朗”的“不可思议的演出”。
争议评价——
郎朗的名声日生,伴随的同样有争议和批评。一些声音认为,郎朗的演奏过于重视震撼效果,脱离了音乐朴素的境界,“大量的效果代替了质朴的音符”。同样,他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也被一些人批评为“过于夸张”。此外,郎朗一年超过100多场的密集演出,被部分媒体怀疑“是否还有充电的时间”,而他的成长经历,也被认为“无法复制”。
郎朗掷地有声的回答 “古典乐也能成为大众音乐”
在一次采访中,有媒体尖锐地对郎朗提出了五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大众对郎朗负面评价的各个方面。从郎朗的回答中我们能够读出,他对自己的演奏风格和形象充满自信,并在以实际行动,试图改变古典音乐给人“曲高和寡”的印象。
提问:从闪亮的服装到潮流发型,都令人倍感惊讶,您是流行乐演奏家还是古典乐演奏家?
郎朗:我演奏的是古典乐,而不是流行乐。古典乐虽然不是流行乐,但我想通过演奏告诉大家古典乐也能成为大众音乐。我认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接近古典乐。
提问:有人评价说,您只注重美丽的琴声,您是否过于在乎钢琴的音色?
郎朗:钢琴演奏家应完全投入到音乐中,并在熟悉音色和氛围后,再创造音乐。我了解钢琴,我所能表达的只有这些。我经常和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等研究能使乐曲更接近原来的音色的方法,这些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提问:您举办演奏会的频率是不是太高,您怎么看?
郎朗:近年,我每年约举办100多场演奏会。但对于职业音乐家来讲,这并不算多。访问旧金山、伦敦、罗马和芝加哥等大城市时,通常都要逗留十多天,并参加学校演奏会、室内音乐会及为帮助当地儿童的演奏会等活动。我还成立了财团,以挖掘并培养青年演奏家。
提问:您对演奏曲目的野心是不是太大了?
郎朗:只算协奏曲,从莫扎特到巴托克可以演奏的曲子是45首,可以当场背下来并演奏的曲子有35首。作为职业演奏家,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是幸运的,不想一整年都重复演奏那三四首曲子。我总是努力将不同风格的7到8首曲子记在脑子里。
提问:对演奏的评价和反应出现了两极现象,您怎么看?
郎朗:不是所有人的思考方式都与我相同。批评我的人和我一样都是人,因此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见。重要的是“是否真正喜欢音乐”。无论评论如何,希望将争议限制在音乐领域中,尽量不要牵扯到人性的问题上